市第十三小學一年級學生在闖關。 西江日報記者 吳映霖 攝
西江日報訊(記者 吳映霖 通訊員 鄧群英)“苗減去草字頭等于田”“9可以分成3朵花、6支筆”……1月10日,記者在肇慶市第十三小學操場上看到,該校一、二年級的小學生正拿著游園卡排隊打卡“期末考試”,現場氛圍輕松愉快,學生們的歡聲笑語響徹整個操場。這是“雙減”政策實施后第一個學期期末,端州區各小學一、二年級均采用形式多樣的“闖關游戲”代替紙筆考試,完成學科期末綜合素養評估。
“比以前考試簡單,最喜歡‘說一說’,都是我學習過的內容。”市第十三小學一名二年級的同學說道?;顒又?,該同學要經歷“識字對對碰”“詞語連連看”等涉及語文、數學知識的六個關卡,完成關卡便可在游園卡上對應處蓋章。該校教導處主任甘惠君告訴記者,每個學生只有一次測評機會,活動結束后老師可根據游園卡上蓋章情況,了解學生學科知識掌握情況,并在下學期針對性地開展部分學生薄弱知識的鞏固學習。
據了解,2021年8月30日教育部下發的《關于加強義務教育學??荚嚬芾淼耐ㄖ罚ê笪暮喎Q《通知》)中明確要求:小學一、二年級不進行紙筆考試。“雙減”第一個學期期末,端州區各個學校都結合本校教學特色及教材內容,先后開展了形式多樣的“闖關活動”完成期末評估,如黃崗小學的“出口成章”——看圖講故事、市第十一小學的“一較高下”——比較數字大小等等。此外,該類“考試”不會對學生進行評分,主要以蓋章或打星的形式記錄學生知識掌握情況,其中市第十一小學等學校在活動結束后,還為每位學生頒發了獎狀。
“通過這種趣味形式,在小學的低年段讓學生對學習產生興趣,用學到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能提升其核心素養,培養其終身發展的能力。”端州區教師發展中心教育科學研究部副部長、小學語文教研員楊曉紅表示,在《通知》下發前,端州區多所學校已積極探索趣味活動形式完成期末評價,本學期各校開展的豐富多樣期末評價活動是在先前基礎上的完善與創新,契合了義務教育各學科課程標準中提出的“在生活中學習”理念。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